廣東省環保產業碳達峰與碳中和研討會暨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視頻回放
在碳達峰與碳中和“雙碳”背景下,環保產業機遇在哪兒?6月18日下午,由廣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主辦的“廣東省環保產業碳達峰與碳中和研討會暨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廣州成功舉辦。參會領導嘉賓、專家及有關企業負責人共同深入探討廣東省環保產業該如何緊跟“雙碳”時代,為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建設美麗中國,貢獻環保產業界堅實力量。廣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率先在全國環保行業舉行環保產業“碳達峰、碳中和”大會,率先在全國環保行業成立碳達峰與碳中和專業委員會,正式吹響了廣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向“碳達峰、碳中和”進軍的號角。為落實疫情防控要求,本次會議首創采用“線下小范圍參會+線上直播”的方式舉行,共吸引5000多人次線上觀看,取得了良好效果。會議由廣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秘書長易頌輝主持。
會議邀請了廣東省政府參事、省人大常委會原副秘書長陳敏,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宣傳教育與科技處處長許金洲,全國人大代表、協會顧問王筱虹,廣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鄭偉生為大會致辭。
廣東省政府參事、省人大常委會原副秘書長陳敏致辭
陳敏表示,廣東省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共存。盡管面臨困難和挑戰前所未有,但我們堅信,在省委堅強領導、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實現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預期目標。廣東省環保產業碳達峰與碳中和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搭建了一個信息交流、學術研究和技術推廣的服務平臺,可以有效促進我省“碳達峰、碳中和”產、學、研的融合發展,將是我們為兩碳目標實現而奮斗中新的積極因素。也希望廣東省環保產業“雙碳”專委會能夠主動作為,敢于擔當,全力推動減污降碳協同治理工作,為促進廣東省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宣傳教育與科技處處長許金洲致辭
許金洲指出,必須全面準確把握總書記關于碳達峰、碳中和重要論述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深刻分析廣東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面臨的形勢、環境和條件,全面掌握貫徹落實的路徑方法、政策要求、重點舉措,努力樹好生態文明標桿。明者防禍于未萌,智者圖患于將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硬仗,也是對廣東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的一場大考,要結合各部門、各企業,形成推動我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強大合力。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顧問王筱虹致辭
王筱虹表示,在雙碳背景下,對環保產業而言,我們既要通過研發更多低碳綠色技術,也需要通過改造優化,做到提質增效,需要我們環保產業人改變視角,將傳統末端治理的模式,以全新系統觀進行改造,做到源頭加末端雙管齊下;在產業結構升級改造過程中,能夠更加地體現新型環保技術,在雙碳目標達成上更好應對風險與挑戰。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碳達峰與碳中和專業委員會,實際上就是為所有環保企業提供一個良好平臺,既能夠促動交流,也能凝聚力量、群策群力助力環保產業發展,取得更加好的成績。
廣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鄭偉生致辭
鄭偉生指出,對于環保產業來講,2021年只是“碳元年”,本次大會吹響了對“碳達峰、碳中和”進軍的號角,環保產業在“碳達峰、碳中和”領域將大有可為。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真誠希望到會的各位專家、成員能夠共同深入研究在新形勢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路徑、機遇和方法,不斷為減污降碳協同治理貢獻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案,促使廣東環保產業在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中走在全國的前列。
廣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秘書長易頌輝主持會議
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巡視員周宏春以視頻的形式,以“碳達峰碳中和的內涵與減污降碳協同”主題,為大家分享如何通過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以達到“雙碳”目標。廣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榮譽會長區岳州以獨到見解剖析了“碳達峰、碳中和與環保產業”。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巡視員周宏春研究分享
周宏春指出,碳達峰碳中和,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各國各地路徑、重點、政策不同,要從實際出發走一條符合國情的低碳發展之路。
我國碳中和面臨巨大挑戰,作為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尚未完成,碳中和起點碳強度高,實現目標時間短。在戰略抉擇方法論方面,要加強頂層設計,做到頂天立地,即做到項目能落地、工作有抓手、結果可考核,順應綠色低碳發展潮流,可持續發展實現預定目標。面對世界大變局我們需要的方法論,要做到把握大勢,順應自然、尊重經濟規律,選擇正確技術路線、措施和工具。
廣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榮譽會長區岳州研究分享
區岳州表示,雙碳目標的實現面臨挑戰,未來風能、光能等新能源將從配角上升為主角,這給傳統電力系統帶來了從技術、成本、市場、安全等多方面的挑戰,如果后者無法應對這些挑戰,前者的發展也將后繼無力。在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十四五”期間電力市場、碳市場、綠證等多種市場化的制度改革需要協同并進,核心任務是解決機制問題,為風電、光伏行業等新能源大發展打下堅實體制基礎。從現在開始,我們要換一種活法,時時刻刻以低碳,碳達峰碳中和思維為指引,用以衡量我們所做的工作,用以謀劃我們的人生。
“十四五”時期,減污降碳元年,廣東部分環保企業先行先試,會議邀請中電建生態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田衛紅,瀚藍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總工原曉華,廣東九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杰,廣州鵬凱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朱梟強,以及廣東熠森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康魏分別做經驗分享。
中電建生態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田衛紅作經驗分享
田衛紅作“‘雙碳’背景下的綠色產業發展”經驗分享,她指出要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關鍵在于產 業轉型升級和生產、生活方式的根本轉變。在“十四五”期間,在加速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 局下,應該把綠色產業集群和綠色產業鏈建設作為重中之重。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路徑之一是加快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從 而實現產業低碳發展。
瀚藍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總工原曉華作經驗分享
原曉華就“瀚藍環境的減碳之路”作經驗分享,他表示瀚藍在固廢領域的減碳技術路徑,是提高效率,節能降耗改造;關注小規模垃圾處理技術,如垃圾熱解氣化技術,探索其聯合環衛業務形成一種商業模式的可行性;拓展垃圾分類及資源化利用項目,完善資源化產業鏈;探索可行的工業廢棄物資源化技術路線,如廢酸資源化、金屬提純等技術;研究有機垃圾資源化利用途徑,例如探索生物柴油、生物質制氫等。
廣東九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杰作經驗分享
梁杰就“推動能源綜合利用助力雙碳戰略實施”作經驗分享,他提到,燃氣多聯供技術具有“梯級利用合理用能、氣電調峰優化用能、雙向供電安全用能、提高效率經濟用能、減少污染綠色用能”等優勢。他舉例,該供熱技術應用于某工業園區,與傳統能源系統相比每年可節能大量標準煤,減少大量NOx、SO2、CO2排放,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系統綜合能源利用效率達到78.9%。
廣州鵬凱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朱梟強作經驗分享
朱梟強作“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實踐和探索 — 裝配式污水廠”經驗分享,他指出,城鎮污水處理系統是解決水資源不足和環境污染嚴重的關鍵。在政策驅動和需求升級的雙重加持下,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擴容改造、控源截污(城市黑臭水體整治)、農村污水處理等污水處理設施規劃和建設工作迫在眉睫。鵬凱環境-模塊化(裝配式)污水處理系統開啟了工廠化預制污水處理系統的新模式,提出“工程設備化、設備標準化、運維智能化”的理念,更能適應環境政策和社會的快速發展的要求。
廣東熠森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康魏作經驗分享
康魏就“村鎮多源固廢低碳協同處理技術及裝備”作經驗分享,他表示,村鎮多源固廢協同處置熱解技術及裝備的應用,可減少碳排放,助力碳中和,具體表現有“垃圾就地就近處理,減少車輛長途轉運產生的碳排放”“高效氧化室不需要補充燃油、燃氣進行助燃,減少碳排放”等。此外,該環保穩定達標、無焦油無臭味、無廢水外排、自動化程度高。
“雙碳”專委會成立儀式
廣東省環保產業碳達峰與碳中和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成立儀式上,廣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會長、廣東省環保產業碳達峰與碳中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麥建波,介紹了“雙碳”專委會章程及組織架構。他表示,“雙碳”戰略是黨中央高瞻遠矚的戰略部署,事關國運之爭。在此背景下,廣東省環保產業成立“碳達峰與碳中和”專業委員會,圍繞政策宣貫、課題研究、標準制定、技術交流推廣、低碳環保技術創新等方面,積極探索達成雙碳目標的“廣東”模式,為政府、行業、企業提供更高質量服務,助推廣東環保產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廣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會長麥建波介紹“雙碳”專委會章程及組織架構
儀式上,為首屆廣東省環保產業碳達峰與碳中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技術顧問、副主任委員代表單位頒發了證書。
許金洲處長為麥建波會長頒發主任委員證書
許金洲處長為區岳州榮譽會長頒發技術顧問證書
麥建波會長為副主任委員代表單位頒發證書
成立大會合影留念
首屆廣東省環保產業碳達峰與碳中和專業委員會成員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