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報道
近年來,為更好地實現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可持續發展,國家出臺相關政策推動企業走上循環經濟的道路,該經濟模式要求把經濟發展建立在生態規律的基礎上,將“資源—產品—廢物排放”的單向模式轉化為“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閉環模式。而循環經濟的本質則是生態經濟,反映了人類社會正在不斷尋求與自然相和諧發展的道路。
在兩山理論的指導下,為謀求持續發展之路,各行各業緊跟循環經濟的步伐,加速推動自身轉型升級。水環境治理領域,在投入大量資源突破技術瓶頸、攻克現存問題后,行業也迎來了變革性突破。
我國首座面向未來的城市污水資源概念廠——宜興城市污水資源概念廠(以下簡稱宜興概念廠),將于今年全面建成,并投入運營。宜興概念廠突破了傳統污水處理廠運行的束縛,以水質永續、能量自給、資源循環、環境友好作為建設目標,向全社會清晰傳遞了“污水是資源,污水處理廠是資源工廠”的理念,改變公眾對污水處理廠的固有認知。
盡管宜興概念廠處理的是城市污水,但其資源化利用的探索與實踐,對各類廢水處理廠均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首先,在能量自給方面,利用污水處理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大幅降低處理過程中的能耗,將污水中蘊含的化學能有效地轉化為清潔能源,可在原污水處理耗能基礎上節能50%以上。同時,實現能源自給,基本實現零能耗。
其次,資源循環方面,污水中富含的氮、磷及重金屬等,通過合理處理成為寶貴的物質資源。而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可結合有機廢棄物進行發電、制沼氣,實現污泥的無害化、資源化。
作為重金屬廢水處理領域的領導品牌,新大禹環境從事廢水治理二十余年,一直致力于幫助企業與環境友好相處。
新大禹環境在廢水處理及回用工藝的研發應用中,已形成一套成熟、穩定的處理工藝。通過充分運用“A3O生化處理工藝及其裝置”、“工業園區廢水智能化技術管理系統”等專利技術,成功為60多個工業園區、10000多家企業解決了環保問題,還清于水,再生回用。
工業廢水,只是放錯地方的資源。
未來,新大禹環境希望從業務上轉向產業鏈打造,通過廢水、污泥的資源化利用,讓再生資源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助力企業增強可持續發展后勁。屆時,新大禹環境期待向社會貢獻的不僅是污染治理價值,更是創造美好環境、建設美麗中國的價值。
參考來源:
中華環保聯合會水環境治理專委會、人民日報